本文作者:独特魅力

维伦纽瓦,凝视混乱

独特魅力 03-14 641
维伦纽瓦,凝视混乱摘要: 月日广之旅国际旅行社的首个赴泰国旅游团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出发图片来源新华社暌违不少旅游目的地一段时间后年中国人重新踏上了出境旅游的路途旅游目的地市场的表现却纷繁复杂本文首发于后浪电...

2月6日,广之旅国际旅行社的首个赴泰国旅游团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出发图片来源:新华社暌违不少旅游目的地一段时间后,2023年,中国人重新踏上了出境旅游的路途,旅游目的地市场的表现却纷繁复杂。

本文首发于“后浪电影”。

“混乱即尚未破译的秩序。”

                                    ——《宿敌》

丹尼斯·维伦纽瓦,如果单独作为一个名字,恐怕许多观众并不熟悉他的作品。但若将这个名字与《沙丘》、《银翼杀手2049》等好莱坞科幻大片放在一起,又有许多原本对他陌生的人似乎早已建立了对其影像风格的模糊认知。

维伦纽瓦,凝视混乱

庞大的建筑物体、恢弘的音效和配乐、广袤的自然景观……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维伦纽瓦电影《降临》,可以清晰唤醒我们对影片中沉静、冷峻又不乏神秘感的图像回忆。随着《沙丘2》的上映,维伦纽瓦也将被更多观众认识:一位既有票房号召力、又能坚持个人艺术风格的好莱坞明星导演——上一个如此成功的人是克里斯托弗·诺兰。

从一个谜题开始

丹尼斯·维伦纽瓦1967年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自1998年发布处女作至今共执导了11部长片。早年他关注女性主义题材,影像风格轻盈明快甚至怪诞。《8月32日》和《迷情漩涡》均讲述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孩的冒险故事,颇有“新浪潮”气息,但也不乏实验性的混乱。2000年之后,他投身广告业不再拍摄电影;直至2008年携短片《下一层》回归,摘得戛纳电影节奖项,维伦纽瓦再次以电影导演的身份重回公众视野。

从第三部长片《理工学院》开始,维伦纽瓦渐渐明晰了他的影像风格。与早期的轻快明媚大相径庭,重执导筒的维伦纽瓦转向沉稳阴郁的叙事。他的影片往往聚焦于一个事件引发的谜题,可能是一桩绑架案、可能是一份简洁却让人不解的遗嘱、或是一群不速之客的降临……故事从这些突然发生的事件开始,通过缓慢、阴沉的“语调”,引领人们关注谜题的解开。在娓娓道来的过程中,人们渐渐看到事件的另一面——那往往是导演真正关心的问题,如阴影存在于谜面之后。当谜底揭晓之时,观众得到双重惊颤,不仅解开最初的谜题,其中隐含的深层问题也带来更多思考。

以2015年的《边境杀手》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故事,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FBI和CIA共同协作端掉一个毒枭集团。由艾米莉·布朗特饰演的FBI警员加入了协作小组,赴墨西哥探案,但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女警员对自己身份、功能的困惑始终萦绕在“如何解决毒枭”的问题之后。观众似乎跟着女主角的内心茫然而不解,有如穿越重重迷雾,直至案件破获,我们才恍然大悟,女主角所困惑的问题带来了令人沮丧的结果。

冰山一角的结局,揭示了冰山之下的暗流涌动。谜题的解开并非结束,而是新的更大问题的开始。在维伦纽瓦的叙事中,如何征服、赢得一个成功的结果并不重要——或者说只是表面的重要——它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但在揭晓答案的过程中,观众不由自主地被带到一段新的探索之旅上,它更关乎人们内心真实的忧虑、悲伤或愤怒,与客观事件的结果本身相比,如何抚平内心的混乱,才是更深的谜题。

亲密感与无序的对抗

将观众引入深层谜题的过程,是维伦纽瓦善用的叙事表达。仍以《边境杀手》为例,一个传统的好莱坞悬疑片讲述方法,将以女警员克服重重困难、抓捕毒枭的故事为一段圆满之旅。观众们观察她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时间、地点、与人合作或冲突,从而旁观整个过程的进展。但在维伦纽瓦的故事中,我们往往感到自己与主角是一体的,当进入陌生危险的空间时,主角不安的视角似乎代表我们的双眼——或进入毒贩子的密室,或上了某架不明目的地的飞机,或坐上一辆穿越边境的警车。目之所及,周遭令人不安的一切(被悬挂的尸体或某个不明身份的人物)首先闯入视野,然后我们看到主角迷惑的眼神——镜头的顺序揭示了这个空间带给人物的不安,而作为观众我们也同时感受着不安。

同样的手法被运用于《降临》、《沙丘》、《银翼杀手2049》等等,不管主角的身份为何,语言学家或未来赛博世界的杀手,还是一个帝国的继承者,在外人看来应该拥有某种强大力量的人物、应该被赋予使命后可以克服重重困境、达成使命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主观视角所看到的世界,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如此强大,却也如此渺小。

《降临》中,一个已是资深语言学家的女学者被 召唤,破解外星人的语言。她的能力毋庸置疑,工作也在慢慢推进;但潜意识里总有不安的画面持续惊扰着她,个人内心的冲突与外部环境的冲突渐渐融为一体,当“外星人在说什么”和“我在担心什么”两个谜题交汇于一处时,故事的高潮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效果。

《沙丘》中的保罗也是如此。他拥有卓越的基因也被赋予强大的权力,但影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他的内心如此动荡,存在某种未知的无序尚需破解。观众随着镜头语言潜入他的内心——即使他表面上是一个注定为救世主的人物,但我们仍然感知到危险。在一片昂扬的爱尔兰风笛声中,厄崔迪家族降临到厄拉克斯星球——随即面临的危机正如保罗心中的梦魇,一场关乎帝国命运和他自我存在的大战必将到来。

在维伦纽瓦的故事中,观众不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与主角亲密随行的人物。聆听他们的低吟,破译他们的梦境——从回忆到预言,从迷思到冥想,与客观世界分离的心灵幻象将我们与主角紧紧相连。没错,他们看上去确实不凡,有了得的身手或权威,但他们实际上又和我们一样平凡,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向何处”诸多问题,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迷雾中踽踽独行。

迷宫的中心

从内到外的谜题展开了双重地图,当观众与主角细腻的情感渐进,暴力总在维伦纽瓦的电影中不期而至。

一辆突然撞入大门的警车、一具突然在地下室被发现的尸体、一声突然的爆炸……每当人物在解谜时稍有喘息,惊悚总来得猝不及防。

《焦土之城》中,寻找母亲秘密的儿子说出“1+1=1”时,他的姐姐发出一声惊吼。真相如此恐怖,以至于不必用画面展现,数学等式已足够简洁地表达人性罪恶的暴力。

但值得一提的是,维伦纽瓦并不用具体繁杂的画面展现暴力。奇观不是他要叙述的重点,重点是人物内心和外在环境发生的冲突到达极限时,所引发的结果和影响,远远超过暴力画面本身带来的威慑。

在《边境杀手》的最后,当亚利桑德罗走进毒枭的豪宅后,他坐在餐桌一端,平静地持枪指向仇人。对话依然在继续,没有配乐,也没有血腥的画面,但我们感到空气不断凝滞,压力不断上升。他静静注视着对面桌子上的男人,答应他最后的要求。忽然之间,三声密集短促的枪响,毒枭的妻儿瞬间倒地。

枪响已经意味着一切,抵达人物痛苦的过去,与故事的当下产生了交汇。他只有做出这样的行动,才能平息多年来的恐惧、愤怒和遗憾。一个边境杀手的人生如何度过不必被详细阐释,枪响揭晓了他的神秘。

诗意、克制的影像语言

2011年,维伦纽瓦执导的《焦土之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后,他打开了好莱坞的大门。随后的几部作品,《囚徒》、《宿敌》、《边境杀手》等,开启了与好莱坞明星演员合作的模式,制作上也有显著提升。

人们常常谈论在维伦纽瓦影片中出现的BDO(Big Dumb Object,巨大沉默物体),代表了他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像语言。但在我看来,庞然大物只是科幻题材的需要,他真正在意的事情是用简洁有力的画面表达故事深层的隐喻。

一个英雄般的人物,为了解开外部世界和心中的谜,闯入了某段黑暗的空间——可能是一片沙漠,可能是外星人的飞行器,可能是边境隧道,可能是远在中东的战乱之地……当无边无际的自然或城市在他们眼前展开,心中的谜题变得如此渺小亦无处可寻。《银翼杀手2049》中的K驾驶汽车在赛博世界穿梭,城市的暗夜如虚无之境,将他带向无垠的痛苦。

小与大、明与暗、弱与强的对比,使对白不多的故事通过画面产生了视觉上的冲击效果。从《囚徒》开始,摄影师罗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的加入为维伦纽瓦整体影片的摄影注入了强有力的能量——在这样一个传统的警察故事里,我们可以从始至终被干净、凌厉的画面牢牢吸引住,最终它将我们带到某个熟悉的邻居屋子里,没有暴力的画面,但冷雨、街道、窨井盖、地下室、紧闭的门……已经给出足够多的信息,让我们在心中想象了画面背后的恐怖故事。

《边境杀手》的克制和诗意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无论从飞机上鸟瞰墨西哥的地貌,还是在拥挤堵塞的高速路口等待一场可能发生的枪战,或是在夜将来临时,警员们持枪的身影没入绚烂的地平线……罗杰·迪金斯用镜头创造了新的视角和组合,为这个老套的故事模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惊喜。最后女警员和杀手对峙的一幕,既包含亲密的情感,又充满暴力,明和暗的光线被极端分配在两个角色身上,无需台词,光影已道出故事的要义。

在维伦纽瓦的团队中,还有来自冰岛的配乐家约翰·约翰逊(Jóhann Jóhannsson),知晓他所需要的冷寂和荒芜。低沉的管乐、渐次密集的鼓声营造了人性迷失和冲突即将爆发的氛围:恐惧、怀疑、危险、失落……外在的混乱引起人物内心的不安,抽象的情绪被注入音效和配乐。约翰·约翰逊不幸离世后,汉斯·季默加入维伦纽瓦团队,延续了细腻冷峻的风格。同时他也将把控史诗片的成熟与维伦纽瓦结合,将更多观众吸引至影院——如临其境,与主角共同经历一场心灵和外部世界的冒险。

人终有一死。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我、达成心中的秩序,是维伦纽瓦作品中持续讲述的主题。

不管一个谜题以怎样的形式展开,揭秘某段身世,还是揭秘某种语言,对无论从何身份开始的主角而言,时间都是公平的有限,不偏不倚地将解谜的闹钟悬置在每个人头顶。

在某种持续增强的紧迫感中,颇有灵性的人物代表我们与外部秩序和内心的不安决一死战。他们既拥有超强意志力的自我,也与脆弱、孤独、仇恨的另一部分自我共存。当险境以更宏大的方式来临时,关乎内心的混乱必须被凝视、勇敢面对,惟有全力以赴,才能达成真正的平和。

随着《沙丘》重映和《沙丘2》上映,更多维伦纽瓦的前作将有机会被更多人观看并讨论——他不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大片导演,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拍出了好莱坞大片。在那些古老的故事模型里,我们或可通过他诗意而克制的影像语言解读关于未来的寓言——小小的“我”步入大大的世界,和电影中的勇敢者一起,凝视混乱。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